江华涛圩镇天宝村旦久自然村在乾隆37年(1772年)出了第一位进士奉有纬,朝廷为修他建了一座进士门楼,但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门楼已经破败不堪。旦久自然村的村民们自发重建奉有纬进士门楼,传承历史文脉。 在施工现场,村民们正在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准备浇筑梁柱。一旁是一对抱鼓石和拴马石,虽然年代久远,纹案已模糊不清,但依然清晰可见其身份地位。它不仅是旦久村的象征,也是该村历史文化的见证。今年年初,村民们经过商议,决定重建进士门楼,便自筹资金20余万元于9月正式开工。 “越来越少的人晓得这个历史,我们修建这个以后村民可以进来这里休闲,来这里了解我们以前的文化基础,以后给我们的年轻人给我们的后代对文化更加的重视。”涛圩镇天宝村秘书奉贻成说。 奉有纬生于清朝康熙56年(1717年),自小十分聪慧、酷爱读书,在考取进士后,看到家乡的教育十分薄弱,便放弃出任江西武宁知县,回到家乡创办三宿书院并出任院长、老师。他为上伍堡平地瑶的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受其教育者两千三百多人。 “奉有纬中进士起三宿书院,培养了很多人才,也出了很多干部,为国家培养人才、培养栋梁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为我们上伍堡办公益事业比较积极,也比较热心,到处哪里的桥哪里的河流不好过了,他也带着群众去修。”涛圩镇天宝村旦久自然村老干部奉春会说。 如今,奉有纬逝世已有200年,保护和修复旦久村进士门楼成为村民们的共同展望。村民按照门楼原有建筑风格,对其进行了重建,希望古老的门楼能焕发新生。 “我们旦久村民这一次维修大门楼一个就是为了纪念祖先奉有纬他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同时也是激励我们村民奋发图强,把奉有纬的精神延续下去,争取我们旦久村多出一些为国家作贡献的栋梁之才。”涛圩镇天宝村支书盘家冬说。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蓝玉春 熊洋 通讯员:唐海明 奉正有 编辑:刘翥 版权声明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yaodu365.cn)。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23-05-21
2023-10-11
2023-06-01
2023-07-12
2023-05-1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