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瑶都生活网
关注我们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版
手机扫描直接访问
统计信息

松花江上的父子和兄弟:凌晨零下20度出门采冰,月入万元

[复制链接]
admin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4-12-30 13:5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P:广东佛山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x

12月28日,2024年松花江面的最后一次采冰。之前的十几支采冰队都陆续收工,只剩于景军的队伍还在作业。队里8个人,大部分是年过半百的本地汉子,有十年左右的采冰经验。

松花江上的采冰每天凌晨两三点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天黑。肩周炎、止疼片、保温瓶、大几码的防水靴,几乎是采冰人的标配。

这份工作也带给他们较丰厚的回报。于景军告诉九派新闻,采冰工作一般持续一个月左右,报酬按采冰量结算,团队一天大约采两三千块冰,整个采冰期结束人均收入破万。

641.jpg

12月28日,松花江冰面,于景军团队在采冰。图/九派新闻 杨臻

他的队伍还有一个特殊性,成员都有些亲属关系,既有父子,又有亲兄弟。于景军说,采冰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队员之间的配合极为重要,“不认识的人凑一起干这个,也难弄的。”

于景军自己舍不得花钱看冰雕,但会上网看视频,看到网友的夸奖和点赞,他很骄傲。女儿带孩子去看冰雕时也会说,“这是姥爷和朋友们一起从江里捞上来的冰。”

【1】每天凌晨2点出门,妻子半夜11点做早饭

凌晨三点,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松花江的江面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沿岸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几声粗粝的采冰号子划破夜空。

于景军带着弟兄们开工了。他们戴着头灯,手持20斤重的冰镩,八个人整齐站成一排,伴随着“一二嘿”的号子声,协力凿向近一米厚的松花江冰面。冰碴飞溅,不出二十分钟,冰面被炸成长条形的大冰块,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于景军和队员们分工行动,有人负责锯冰、有人负责出冰,而经验丰富的于景军带着三个同伴要站在江水中漂浮的大冰块上,将大冰块切断成80厘米×160厘米大小,再由采冰机运到岸上。

每年12月,当松花江的冰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便进入了最佳采冰期,采冰人也迎来工作最繁忙的时段。

2024年12月7日,哈尔滨采冰节在松花江北岸隆重开幕,于景军和弟兄们的忙碌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的。采冰活动在哈尔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一些冰雪主题乐园需要大量的冰块来建造各种冰雕。

为了能让乐园按时开园,他们在预定工期内争分夺秒地干。每天凌晨两点就从家里出发,三四点开始上冰工作,一干就干到晚上7点多。

清晨的松花江面,温度最低时能达到零下30℃。于景军常里三层外三层的裹着,但穿厚了干不动活、穿少了又冷,干起活来一身汗,稍微停下来很快就冻透,他的外套多数敞着,方便随时穿脱。由于天气冷,于景军和工友通常只在江面上吃一顿饭。“也就是对付一口,江风大,饭拿出来吃不上几口就凉了。”

采冰还是个体力活,工作常用的冰凿子足有20斤重,每天至少要抬举1000下,到晚上收工的时候,于景军的手常常冻得打不了弯,脸一碰到热水就刺痛。

危险也如影随形。由于冰块有隐藏的断层,断冰时可能会打碎冰块,跌入水中。于景军和工人们在冰排上腰间都系着安全绳,身着救生衣以防落水。

这样的日子,不仅于景军熬,儿女也心疼,家里的妻子也跟着“受罪”。每晚近8点收工到家,妻子忙碌着帮于景军换下“采冰服”,还要抓紧盘算着明早要做些什么好吃的。

采冰人每天凌晨2点出工,于景军妻子晚上11点就起来忙活,包馄饨、做面条,变着花样做,“怕你吃不好,又怕你不爱吃”。

于景军开工去了,剩下妻子在家挂念,怕他不小心落水弄湿了衣服,也怕一忙起来吃不上热乎饭。可她从不敢打电话,“一天按一天的钱给,怕耽误他的工夫。”

641.jpg

采冰队长于景军。 图/九派新闻 李恺

【2】冬季采冰,其他季节干农活打零工

这样的冬季,52岁的于景军经历了15个年头。

在没成为采冰人以前,农忙时,于景军在家种水稻。农闲时,他去哈尔滨道里市场卖熟食,也跟着同村的人去搭彩钢棚,搞建材。可哈尔滨的冬天又长又冷,建筑行业一入冬基本就停工了,冬天的活计变少了,他只能在家“猫冬”。

2009年冬天,为了多挣点钱,于景军跟着村里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起来到松花江干采冰。早年的采冰工作苦,不仅天不亮就得出发,摸黑了才收工,整天都得在零下30摄氏度的冰面上站着。

采冰工具也只有草绳、冰镩和冰钩,全凭人力采冰、出冰。由于没经验,于景军刚开始只能干“出冰”工作,“先用冰钩将冰钩住,然后再用肩膀套住拴在冰块上的绳子,大家喊着号子一起发力,才能将沉重的冰块拽出水面。”

于景军要和同伴们至少运大几百块这样的冰块。一天下来,肩膀被绳子勒得又红又肿。再加上经常要拖着冰块上岸,寒冷和潮湿渗进衣服里,从腰窝到脚底都像被冻住了一样,“收工后腿都打不了弯,走路跟企鹅一样。”于景军说。

这样的辛苦,于景军不是没想过放弃。“每天晚上收工回来后,都想着第二天不去了。”可等到第二天,看着邻里街坊都扛着冰凿出工,再想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多辛苦点也就多挣点”。

年纪大后,大女儿经常抱怨父亲太辛苦,还劝他放弃这份工作。于景军舍不得,“一冬效益好的时候,能挣个一万多。”尤其是2020年起,于景军组建了一支自己的采冰队后,冬季采冰也成了他重要的收入来源。

近几年,采冰工作也慢慢有了新变化,基于传送带原理的采冰机取代了人力,但仍有一些工序靠人工。“轻松多了。”于景军说,现在的采冰工作相较之前已有很多变化,人工、采冰机、叉车、铲车、运冰车等在冰面上配合默契,把巨大的冰块逐一装到车斗里。

除了能为家里带来一定的收入,采冰带来的精神价值也是于景军坚持做下来的理由。“每天从家往返松花江时,都会路过乐园,每当看见外面游客排长队,心里别提多高兴。”

闲余的时候,他最爱翻看园内冰雕的视频,“一年比一年漂亮,亮灯和不亮灯还不一样。”说话间,于景军将手机里收藏的冰雕视频翻找出来一一分享。

大女儿带孩子去乐园里看冰雕时会说,“这里的冰很多是姥爷和同伴们从松花江里捞上来的”。

641.jpg

松花江畔,采冰队采上来的冰块,它们是冰雕作品的原材料。 图/九派新闻 杨臻

【3】父子、亲兄弟组团采冰

于景军的采冰团队和其他队伍类似,一共有8个人。但也有不同之处,那就是在这个团队里,许多人都是亲戚。这在其他团队里,是极少见的。

“两个哥俩,两个爷俩。”哥哥张师傅撑开左手,指着几个队友数道。他正举着茶壶喝热水,他的弟弟正在江面上铲冰。张师傅今年53岁,哥俩相差3岁,长得很像,两人都有十多年的采冰经验。

兄弟二人都知道,采冰既辛苦又危险。“哥俩一起干这个活,踏实、安心。”弟弟笑着告诉九派新闻。每天能和哥哥一起出来采冰,他觉得很幸福。

641.jpg

采冰队伍里的亲兄弟。 图/九派新闻 杨臻

入行后,张师傅每年冬天都来采冰。在他看来,采冰最危险的是跌入水中。穿了救生衣,不至于有生命危险,但打湿后,再回到零下十几度的陆面,刺骨的寒冷让人难以忍受,这种情况下,他还会坚持继续工作,“能坚持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坚持到当天收工。”

有一次,他和其他几个队友一起在冰面上铲冰块,但大家没注意到冰后边也有缝,“顾前不顾尾,同时开了,人就掉下去了。”好在撤回及时,几个人只是靴子外侧沾到水。

在技术不先进的年代,张师傅觉得最累的一环就是拉冰上岸。没有机器运输,只能用人力把冰块硬生生从江面直接拽出来,给冰块套上绳子,两个人一人在肩膀上套着,另外4个人帮忙抬,喊着号子就把冰给抬上去。“很沉很沉,感觉得用吨来计数。”在这个过程中,身上还容易被打湿,好在如今有了自动传送机。

“他们都吃止疼片,肩膀难受”,35岁的小张说。他是团队里倒数第二年轻的,感觉自己还能扛,但也有些担心自己以后也会这样。对他来说,这份工作难在作息时间的调整。

玩手机的时间也明显减少了。有时候,他的手机出门时是满电,但掏出来没多久,就没电了,“直接冻没电了。”

小张和其他团队成员,都是一个屯的。20多岁时,他听人说起采冰能挣钱,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冒着家里人的反对,踏入了这行。到现在,他也是个有10年经验的“老手”了。

“今年我媳妇还是不让我干,我说不行,再干点。”去年冬天,小张采冰时没有戴防冻面罩,脸被冻坏了,今年冬天开始结痂生包,母亲看着他很是心疼,“夏天会好一点的,心疼也没办法,要挣钱啊。”

小张一家五口人,前几年,他介绍父亲和自己一起采冰。父子俩齐上阵,一起将切好的冰块拖至传送带的方向,配合完好。父亲今年54岁,不善言辞,但谈到和儿子一起采冰,脸上仍扬起笑意。

641.jpg

采冰队中的父与子。 图/九派新闻 杨臻

“爷俩一块干活,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小张笑着说,父亲听到这话,嘴上仍说着“好冷啊”,腼腆地笑笑。

忙完这阵,他们终于可以休息几天,再等第二茬采冰。不知是不是松花江的奖励,临近收工时,他们从冰冷的江水里捞到了几条活鱼。“铁锅炖”“放点豆角”,八个汉子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回去炖一锅鲜美的鱼汤。

九派新闻记者 杨臻 李恺 黑龙江哈尔滨报道

编辑 肖洁

【来源:九派新闻】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精彩评论13

甘愿寂寞等待 发表于 2024-12-30 13:57: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河北
你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很赞同不过现在出发的话会不会太晚了我准备好就可以来接我环游世界需要多少钱啊我还是更喜欢恐怖片但是青椒炒肉也好吃啊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漂泊 发表于 2024-12-30 14:06:51 手机版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LZ敢整点更有创意的不?兄弟们等着围观捏~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不悔 发表于 2024-12-30 14: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IP:甘肃兰州
1v1飘过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没什么的 发表于 2024-12-30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
顶起出售广告位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也想流浪 发表于 2024-12-30 17: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IP:上海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蒙在股里 发表于 2024-12-30 17: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海淀
前排支持下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精灵巫婆 发表于 2024-12-30 21: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宁波
支持,赞一个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独自飘零 发表于 2024-12-30 21: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四川
当然,对于炸鸡块,使用92#汽油可能是个好主意,尽管我们无法用光学透镜来追踪苏格拉底。二氧化氢对机床组件的侵蚀可能需要斐波那契曲线上的胶原蛋白来抵消,以防止蜜雪冰城与阿尔别克的叠加状态发生变化。而爱吃鸡摩人捕鲲时,使用氢的同位素作为诱饵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可能会影响到东南部的季风和洋流,甚至影响原子弹的新鲜程度。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逍遥一派 发表于 2024-12-30 21: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IP:
打酱油的人拉,回复下赚取积分
瑶都生活网,一个为数十万江华人提供吃喝完乐衣车房一站式交流平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0

粉丝0

帖子137

发布主题
  • 资讯·新闻·生活信息
  • 快扫一扫关注我们
  • 关注有好礼,千元礼券任性送
温馨提示
欢迎使用瑶都生活网。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保护,在您使用“瑶都生活网”服务之前,请您务必审慎阅读《隐私政策》和《用户协议》,并充分理解协议条款内容。我们将严格按照您同意的各项条款使用您的个人信息,以便为您提供更好的服务。

瑶都生活网隐私权政策适用于瑶都生活网提供的软件、网站、服务(统称为“瑶都生活网"),包括但不限于适用于电脑、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及服务。 本隐私权政策旨在帮助您了解我们会收集哪些数据、为什么收集这些数据、会利用这些数据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了解这些内容,对于您行使个人权利及保护您的个人信息至关重要,请您在使用瑶都生活网产品或服务前务必抽出时间认真阅读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