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拥有千万粉丝的美国“00后”网红“甲亢哥”终于来到广东,在深圳开启了旅游直播!
直播中,“甲亢哥”坐上了比亚迪仰望U8的副驾驶,体验水下驾驶;全款提走三台华为三折叠;在南山人才公园体验无人机直送美食……
在“甲亢哥”的直播中,每场都有五六百万观众观看,而外国网友则跟他一起惊叹中国的科技、文化和自然景观。
就在“甲亢哥”热度不断攀升时,其同行的翻译网红“李美越”却被网友抗议,翻车掉粉,甚至被央视官方亲自打码。
这个李美越究竟何人呢?李美越的走红,是通过一款内地综艺:《非正式会谈》,节目播完后,他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在中国当网红的混血老外。
2023年年底,李美越穿着东北大花T恤、戴着墨镜走在国外街头,“让东北大花征服世界”的话题也一度登上热搜。
由此,李美越也成功火出圈,以致力于传播中国文化的“爱国网红”形象被众人认识。
说真的,要是不是“甲亢哥”,最最还真不认识他是谁?
可能也是为了博流量播出圈,因此在甲亢哥的直播中,李美越的翻译屡屡越界。
央视官方打码 言语行为“夹带私货”
在近日央视《新闻周刊》栏目播出“本周人物 甲亢哥:奇幻中国行”时,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网红李美越被打码了。
回顾李美越三大争议操作,每一个都让网友们看得怒火中烧。
当狂热粉丝围聚高呼时,他脱口而出:“他们像动物一样狂叫,不是正常人。”不过立刻就被甲亢哥回怼道:“你才不正常!”
而在理发店,店员解释“甲亢哥”的脏辫难处理,他却翻译成“嫌你头发邋遢”,险些让甲亢哥误解中国服务业的友好。
甲亢哥听完满脸怀疑,特意找来助理翻译才知道店员并没有那个意思。如果不是助理的翻译,差点都要引发跨国误会。
最刺痛公众神经的,还是他用“chick”一词轻佻称呼中国女性,问甲亢哥“需要我给你介绍个中国妹子吗?”
这里李美越用的是“chick in China”,在越南语里chick是小妞的意思。而用chick指代中国女性,多少有点“辱女”的意思了,也是被“甲亢哥”直接拒绝了。
每一件看似是小事,但实际上展示的是他对粉丝、中国女性的轻浮的态度。
这些“高级黑”操作,暴露的不仅是语言能力的缺陷,更是文化尊重的缺失。美式俚语中的歧视性标签,撞上中国受众的情感雷区,瞬间点燃舆论怒火。
李美越道歉登上热搜 网友并不买账
李美越曾在4月1日就发布道歉声明,表示自己不可能故意毁坏中国形象, 他是因为节目效果、文化差异等原因,造成误会。
但是网友们对他的道歉并不买账,并觉得儿戏且暗含深意。
首先就是道歉视频发布的时间,是在4月1号愚人节当天发布,作为一个外国人甚至节日寓意,却又挑这样的日子发布,是真的没考虑到还是真把网友当小丑愚弄呢?
再就是道歉的内容,先是甩锅给了“甲亢哥”的粉丝。他表示这是基于观看甲亢哥之前的视频后得出的结论,认为一些粉丝的行为不太正常。
作为网红,吃着粉丝流量这碗饭,还要回头踩一脚?
其次就是关于“找一个中国女孩。”的用词问题。
李美越澄清,自己从小在美国长大,习惯用“chick”和“dude”来称呼女性和男性。“Chinese chick”的意思是中国的女孩,并非贬义词。
然而,他在中国生活了那么多年,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爱国网红”形象,怎么会不知道这个用词在中国是会有歧义的呢?
更何况,在直播中当着全球粉丝的面,在直播中,公然表露出这样轻浮的态度也会让其他人觉得我们是“软柿子”。
最后就是翻译脏辫太邋遢,只是为了难为甲亢哥,搞抽象,要一个节目效果而已。
对于这样的道歉,有些网友表示理解。
但更多的网友表示并不买账。他不是知道自己错了,而是怕自己凉了。
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李美越5天掉粉超14万。4月2日李美越粉丝数量达755.6万,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其3月28日粉丝数量为770.34万,据此推算其近5天掉粉14.74万。
李美越主要是吃着“喜欢中国文化”这碗流量的,但实际直播中,他的行为却并未表现出尊重。因此,被众多中国网友声讨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公众人物来说,尊重他人和他国文化,对流量保持“敬畏之心”,是基本的前提和底线。否则,终有一天会遭到流量的“反噬”。
甲亢哥真实文化宣扬vs 李美越极端博流量
甲亢哥中国行的爆火,主要是因为“中国真面目”早就成了大洋彼岸的流量密码。
原本被国外媒体包装的神秘、压抑、灰蒙蒙的国度,突然以这种真实热情、高级现代化、活力四射的样子呈现在民众面前。
这种反差感,正是China Travel内容最吸引人的点之一。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还特地发文,直言甲亢哥“跨越文化鸿沟,让世界了解充满活力的中国。”
如果说甲亢哥的目的是让人看看真实的中国,传播多元文化,那李美越的操作简直就是借着翻译存在语境差异的名号,当着全球粉丝的面“诋毁中国”。
过去,即便是正面报道,一些外媒也会习惯性给中国贴上“求关注”的奇怪标签,仿佛中国人与外国人交流的方式,只有被动表演这一种。
李美越的行为举止也正是表露了这一点,在有些人的认知里,中国无法以平等的姿态与世界对话,只能靠一些满足西方人猎奇的光怪陆离来吸引眼球,或者必须对来自西方的注意力高看一眼,才能求到点赞。
但“甲亢哥”中国行的诸多细节却是在证明:跨文化交流不是单方面迎合,面对面平视对方,才能让文化交流真正走心。无须刻意装作自信的样子,无滤镜、自然而然的街头日常,已足够展示中国的发展底气。
中国已经和26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互相免签,而中国单方面免签的国家已经多达了38国。备受好评的144小时政策,也正式升级为了240小时,21个新增的入境口岸,能接纳更多外国游客入境游玩。
最最相信,我们的国家不需要靠哗众取宠来吸引流量和关注。我们都希望外国友人能用行动亲自感受中国,而非听信流量网红的一面之词。
版权声明
1、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须注明原网址,并标明本网站网址(http://www.yaodu365.cn)。
2、转载或引用本网站中的署名文章,请按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网站不承担责任。
4、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网站内容者,本网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地址: https://yaodu.cc/thread-377-1-1.html
|